不足,那真是胡言乱语了,两宋繁华,倒有三成功在仁宗,若无仁宗在,哪来的包青天?
“狂犬吠日,倒是个好比喻......”
赵受益笑道:“怪不得都传说大郎若非做了开封府推官,也定是个大才子呢......
大郎说的是,本王原也不在乎这些议论,不过心中总是难免郁结。
自从大郎出世,多次建功,全我开封府颜面,小王这个做开封府尹的,难道不该感谢大郎,与大郎一会?
这才几次邀约,今日终得与大郎见面啊。”
不愧是日后的明君,这番话说得让人听着就舒服,包正也是暗暗点头。
“殿下又言重了,有什么话,但说无妨。”
“如此,小王就直言了......”
赵受益轻轻击掌,让人送上些酒菜,等到内侍退下才道:“小王听闻大郎也曾是读书人,本意是想上奏父皇,给大郎一个‘升王府伴读’的身份,又怕大郎拒绝......”
“哈哈,伴读还是算了,包正虽然读过几天书,可没资格做殿下的伴读呢。”
包正笑着摇头,这个伴读可是万万做不得,看似是个虚衔,一旦应了,那就是升王潜邸之臣,从此打上了升王府的烙印,休想再独善其身。
他无意权贵,更没想过要做什么从龙功臣,哪怕明知道面前这位升王殿下性情仁厚,日后多半是个明君,也是敬谢不敏。
“哎,就知道大郎会推辞不从,幸亏小王没有孟浪行事,否则岂非还要恶了大郎?”
赵受益倒也豁达,一笑道:“人各有志,小王自然不好勉强大郎。不过大郎却是我开封府官员,不知在职责之内,可愿为开封府多些担承?”
包正闻言一皱眉,瞥了下赵受益的袖口道:“不知殿下所言何事?”
“还不是那仙田仙税之事,让小王好不烦恼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