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备派遣孙卲去许都要官,往返赶路,加上在朝廷请客送礼斡旋,怎么也得一个半月才能看到结果。
而这一个半月里,诸葛亮那边显然没时间闲着。在孙卲被派出去之前,他就已经被糜竺和陈群抢着去解决疑难问题了。
好在这次要解决的问题都很有新鲜感,能让诸葛亮把刚刚从大哥那儿学来的算学和自然之理应用上,所以也不觉得辛苦,反而很有趣,很有成就感。
梳理了一下两边的问题难度后,诸葛亮选择了先抽两三天时间,点拨糜竺家的海船工匠、如何给原本的海船改装舭龙骨,以及加入一些其他增加航行安全的小技术小改良。
陈群一开始很郁闷,还诚恳请教,求诸葛亮说出个道理来,为何要厚此薄彼。
诸葛亮也对事不对人,非常直白地指出:“子仲兄那边的事情轻松,两三天便能解决,然后海船工匠们就能开工。长文兄这边的事情,需要实地考察勘测,才好给施工方案,所以先易后难。”
陈群想了想,也接受了这个解释,没有再来骚扰。
毕竟广陵这边运河如何改造、闸门如何修建,这些工程举措是跟地理环境绑定的,过去三个月诸葛亮、诸葛瑾在豫章也没法远程规划设计。
而造船改船跟地理就没有强绑定了,诸葛家弄几条船去豫章,这几个月里有空就能琢磨、实验,等回到广陵,直接技术交底报答案即可。
这很合理。
糜竺家的工匠,很快就学会了如何临时加装舭龙骨,还尽量有样学样,把舭龙骨的流线造型细节要求弄清楚。
力争削出来的舭龙骨尽量不增加航行阻力,至于导致船只操控性下降、转舵变慢,这是没办法的。增加水下横摇阻力,肯定会抑制转舵。
除了舭龙骨之外,糜家工匠又顺带学了一项原本汉朝还没有的“打麻浸泡桐油”的强化防渗漏技术—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