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因为赵国公一案耽误了半年的时间。
这一推就到后年去了。
龙首原上的大明宫到如今已经有了点点的雏形。
每一日都会增长一点,每一日都会有一个小小的变化。
大明宫不可能独立于皇城之外。
为了方便它今后和皇城内宫之间的交流,和文武百官的游走。
工匠们先做的是夹城复道。
复道北起大明宫东宫墙,南沿唐长安城东郭城墙,直抵西内苑,在这宫中架起了一座飞桥。
望着飞桥,李二长叹了一口气:“墨色,国库的钱如同流水般涌出啊,从倭奴弄回来的银子一堆堆的少!”
“陛下,百姓获得了福利啊!”
李二摇摇头:“没看出来,我怎么看都觉得这些钱是被商贾赚了。
木头,水泥,这些大头全被他们赚了。!”
讨论钱财这个问题是颜白的短板。
但根据王玄策等人的说法是朝廷其实是赚的最多的,只不过这个时间有点长。
“你怎么不说话?”
颜白吐了一口浊气,笑道:
“陛下,不是臣不想说话,而是臣说不出来心里想说的话,表达不出来!”
李二笑了笑,他就是无聊的时候找个话题而已。
王玄策的大计划他看了。
虽然很多地方看不懂,但他本能的觉得是可行的。
长安就是一个巨大的试验场,这些年长安的商税会单独计算。
税率根据收入呈比例增长,但长安却没有萧条。
商人多了,物质丰富了,非农忙时百姓可养家糊口的地方多了。
只要愿意去做,不说赚多少,混个肚圆没有问题。
家里少了吃饭的,就能剩下一个人的口粮。
真要到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