。
办公室里面,刘建青正捧着一杯热水,在那里唏律律的喝着。
看到李长河在门口,眼神一亮,尤其是看到他手里拿的那几份稿子。
“这是写好了?”
“写了几篇?”
放下茶缸子,刘建青快步走过来,接过了李长河手里的稿子。
“写了四篇,您看看,有不合适的我就带回去。”
李长河把稿子递给刘建青,笑着说道。
“就你这水准,哪有什么不合适?”
“我先睹为快!”
刘建青一边夸了李长河几句,一边在一旁看了起来。
“长河,你这水准,真是一点都没差!”
看到李长河写出来的稿子故事一如既往的精彩,刘建青忍不住继续夸了起来。
有时候不得不佩服,有些人的天赋。
别人绞尽脑汁的才能写一篇精彩的故事,这小子写起来就跟玩一样。
真就应了那句老话,老天爷赏饭吃啊!
不过当看到最后一篇《卖血》的时候,刘建青脸色逐渐的严肃了起来。
将其余的三篇稿子放在了一边,刘建青坐在那里,聚精会神的看起了《卖血》这篇稿子。
李长河也不催促,就坐在那里安静地等着。
等刘建青看完。
认真的读完了之后,刘建青抬起头,看向李长河:“长河,你这个故事,写的可真够大胆的啊”
这已经不算是故事了,这其实就是反映了一种社会现实,就跟二十年前,王蒙写的《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》一样。
透过故事,反映出了当时社会面临的尖锐问题。
而这样的稿子,通常来说,都具有一定的风险性、
“之前回北大的时候,意外被人邀请着去采血,说是有补助,我才知道了采血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