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。
不过顾熙却并没有打算直接归朝。
如今大汉人心已定。
他就是要利用这次机会,彻底将大汉于水火之中拉出来。
赈灾!
他不打算再坐镇于朝廷之内总览全局了。
各地的赈灾方略已经基本确定。
接下来的便是要抓细节。
赈灾之事的油水极大。
顾熙虽然一直在盯着这件事,但是在利益面前,人心总是显得过于薄弱。
如今庙堂安定,人心渐暖。
若不趁着这个机会展开全面的行动。
那大汉若想真正的彻底渡过这一次的劫难,注定要用极为漫长的时间。
他先是去了并州、凉州受灾最为严重的州郡。
亲自监督着官员赈灾的进度。
并借用他如今的声望,来安抚当地的民心,再通过实际的考察,来对赈灾计划进行更为细致的改变。
这种效果是惊人的。
顾熙的声望太高了。
如今的他甚至都可以说是已经超越了当初的顾康。
有着摄政的身份在,他对各地官员都有着生杀罢免之权在。
各地官员畏之如虎。
当听闻顾熙竟亲自赶到之后,根本没有人敢在赈灾上做任何的手脚。
无数百姓对顾熙可谓是感恩戴德。
顾熙真的就成为了那一束光,要破开那笼罩在整个大汉之上多年的阴霾。
然...事情注定不可能一直顺利。
天灾并不会因为人力而做出半点的改变。
——永初四年。
各地仍是发生了蝗灾。
其实蝗灾这种灾害就是如此,只要一地发生了蝗灾,当年的蝗虫便会留下数之不尽的虫卵。
次年再来。